2016-11-04
交流研讨 | 歌剧《杜鹃山》首演专家座谈会,各界专家齐聚共议

   2016年10月25日,北京歌剧舞剧院召开了歌剧《杜鹃山》首演专家研讨会,院长王成刚、党委书记吕立民、副院长杨照珩参加了会议,王院长作了重要讲话。会议由该项目负责人吴春燕主持,特邀了歌剧、戏剧、评论、媒体等各界专家齐聚一堂,共同商讨歌剧《杜鹃山》的上演所承载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对下一步的加工提高提出了宝贵意见。



      王成刚院长最后总结时说:“歌剧《杜鹃山》是北京歌剧舞剧院倾力打造的第一部歌剧,是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推出的献礼剧目,经过一年半的努力,首演顺利落幕,接下来我们将根据市领导及专家的意见进行加工提高,精心打磨,希望能早日将歌剧《杜鹃山》打造成舞台剧中的精品。”




资深导演 原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


       首先向主创团队表示祝贺,歌剧《杜鹃山》是一部向经典致敬的作品,是根据同名京剧改编,而京剧作品已经很深入人心了,主创团队的这种挑战精神很值得敬佩。作曲家大胆的创造,合唱、咏叙调、咏叹调量比较大,宣叙调解决的比较好,戏剧张力比较强,音乐相对是成功的,有了音乐基础,此剧经过打磨前景会很好的。廖院长对剧本、化服道及舞台调度、群众演员的表演等提出了宝贵的建设性意见。


著名编剧 中国音乐剧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


       北京歌剧舞剧院独具慧眼选择了以党领导的建立革命军队、建立革命根据地、建立红色政权为主题的京剧《杜鹃山》,并将其改编为歌剧,这种大胆果敢的创新举措是北京演艺集团和北京歌剧舞剧院坚决贯彻、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0月15日主持召开的北京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并重温讲话精神两周年的重要成果,歌剧《杜鹃山》成功改编成功演出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远超艺术呈现的本身。这是一次中国梦的最好的精神的品格的提升。


作曲家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


       歌剧成功的标志是什么呢?并不是说单纯的吸引观众来听或者掌声雷动。而是歌剧本身的品质。北京歌剧舞剧院和北京演艺集团这个项目立项的初始,无论是领导层决策层还是主创人员的选择已经奠定了歌剧《杜鹃山》的品质。大家都有突破经典触碰经典的勇气。《杜鹃山》走了一条中国民族歌剧和西洋正统歌剧的结合的路径。


资深导演 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副主任、教授


       很佩服主创团队的勇气,这是一次很难的突破和创新,京剧中的经典唱腔很难超越。他反复强调演员舞台上“手眼身法步”一定要到位,演员一定要体验生活,并介绍当年排京剧《杜鹃山》时,演员三下井冈山,亲自插秧砍柴;二下安源,井底挖煤;一下韶山,进行革命教育,全体群众演员集体百日军训等。同时,王主任还说“与京剧相比,歌剧表现手段相对单一,如何单一到极致,是我们下一步应该思考的”。


原《人民音乐》副主编


      首先祝贺北京歌剧舞剧院,《杜鹃山》的成功演出,并且成功地用歌剧思维来改编杜鹃山,而没有再重复京剧思维。